首页

艾彩踩踏

时间:2025-05-25 05:07:53 作者:传统与现代辉映 科技与文化交融——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亮点纷呈 浏览量:47162

  中新网8月20日电 自然资源部20日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开发利用司副司长周霆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接近45%。矿产资源开发能力持续增强,累计建成10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创建50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海洋蓝色家园建设步伐加快,全国海水淡化工程运行150个,规模每日236万吨。

  周霆表示,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方向,以健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完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为主线,深入推进自然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一是坚持源头严控、计划调节,严格资源总量管理。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不断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优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配置方式,优化重大项目用地用海审批流程。探索建立海岸线占用与修复平衡制度。

  二是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科学配置各类资源。制定不同产业限制或禁止使用各类自然资源的准入门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自然资源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构建统一的等级价评估规则和价格动态监测体系。推动工业“标准地”等创新实践,探索产业用地、矿业权供应方式改革。

  三是坚持节约优先、绿色低碳,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分类型完善资源节约政策体系。土地方面,实施用存量换增量、用地下换地上、用资金技术数据换空间。矿产方面,加强重点勘查区综合利用调查评价,完善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标准。海洋方面,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强化海岸线利用动态监测,推进海水淡化、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四是坚持重点突破、机制创新,盘活利用存量资源。完善闲置土地处置机制,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有效路径,制定盘活存量用地的政策措施。开展部分战略性矿产尾矿可利用资源调查,推动已填成陆区域盘活利用,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中新财经)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截至6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24338亿美元

7月16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1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16.86,比昨天上升0.16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17.23,比昨天上升0.19个点。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4.93元/公斤,比昨天上升1.0%;牛肉61.13元/公斤,比昨天上升1.0%;羊肉59.12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4%;鸡蛋9.91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8%;白条鸡17.34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3%。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77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6%;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7.16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1%。鲫鱼20.88元/公斤,比昨天上升1.0%;鲤鱼14.40元/公斤,比昨天下降1.6%;白鲢鱼10.24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6%;大带鱼40.67元/公斤,比昨天上升3.6%。

新华社快讯:中共中央就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逝世向越共中央致唁电

国风浩荡,文脉不绝。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等一系列顶层设计出台实施,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不断巩固,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不断增强。如今,“博物馆里过大年”渐成新年俗,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文化馆、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等,感受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一大批文化精品力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元素、现代艺术交相融合,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中华文化符号走向世界,海外“中国文化热”持续升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更加现代、更加开放、更加鲜活的面貌和姿态,在世人面前展现独特魅力,焕发出新的时代生机。

中国首个分布式光伏建设领域安全规程发布实施

鉴于该流域生态环境受损问题严重复杂,且案涉违法主体众多,2021年4月8日,最高检决定基于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事实进行公益诉讼立案,并成立由四级检察机关组成的一体化办案团队。

中央纪委内设部门点名四个“内鬼”,有反腐信号

据央视新闻消息,洪都拉斯首任驻华大使萨尔瓦多·蒙卡达博士和夫人比利时公主埃斯梅拉达抵达北京,洪都拉斯驻华大使馆表示,大使的到任将进一步加深洪都拉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友谊纽带。

微视频|家国情深

从飞行体验到空中游览观光,从农业植保到医疗救助,从接收物流外卖到打“飞的”出行……低空经济正在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改变未来生活图景。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